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芳草 > 芳草2022年4期 > 〖梅驿小辑〗对局限的思考

〖梅驿小辑〗对局限的思考

分类:芳草 更新时间:2022-08-18 22:35:04

这两年,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独居的原因,我忽然成了几个女性好友的倾诉对象,常常从夜里八九点钟开始,一直聊到十一二点。她们和我聊的,无一不是爱情婚姻家庭的话题,仿佛我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也许,她们只是觉得我晚上有大把的时间。

其中一个好友告诉我她很想买一套只属于自己的公寓,过一段时间自己去那里住一阵,谁都不见;另一个好友衣食颇为丰足,却与丈夫没什么话可说,后来开始学跳一种什么禅舞;还有一个好友突然成立了一个名叫“单身联盟”的微信群,把我拉了进去,我一看,已有八位女士,都是四十来岁这个年龄段的,不大一会儿,有位女士可能觉得“联盟”这个词过于板正,把群名改成了“单身仙女”……

“仙女”是戏谑之词,“联盟”呢,用个俗套的说法,不过是“抱团取暖”而已。

可“抱团”就能“取暖”吗?放下好友们的电话,我只感觉夜晚更漫长了。人和人终究都只是孤独的个体,即使某一刻贴得特别紧,却也有从对方身上弹开的冲动。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弹开,回到自己的伤痛之中。

后来,我了解到好友跳的禅舞是一种舒张筋骨的形体舞蹈,对外宣称说“无形无拘”,实际上是没有章法,重要的是大家聚在一起放松的氛围,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灵疗愈的方式。没错,在大家动不动就说“我抑郁了”的时代,各种心灵疗愈方式像蹭流量一样蹭一丝半毫心理学理论,包装一番,便纷纷上马。有意思的是,许多高学历的人也会成为拥趸。许是天生谨慎,我对泛滥之物缺乏信任。据我狭隘的理解,不管心理学有多少分野,心理咨询师治疗的方式仍是从弗洛伊德那里承袭而来的,即帮助治疗对象打开潜意识,探索那藏于心灵深处的创伤。我承认这种诊疗有助于人对自身的理解,也便有益于人的心灵健康,但因为这些分析学不那么牢靠的赖以假定而存在的基础,其局限也就很明显——什么没有局限呢,人本来就是局限的动物。

这篇小说便是我对“局限”的思考。

不顾“局限”,而是完全信任某种学说,甚至用来指导生活,那将是一种献祭。人生是如此广漠无际而又幽微庞杂,远远不是一套体系或者一套程序所能尽释的,所以我写下了书本知识甚至是理论知识对人生监测的失效,但我无意于在文本中反抗体系或者程序对人性的某种约束或者踩踏,而是试图展示面对变幻莫测的生命境遇时,人,所产生的深深的无力感,即使,人拥有那么多创造出来和集聚起来的精神力量。

这种无力感,我尽最大能力传递给了《并蒂》中的杨冬阳,也可以说,她是我的影子,我是如此心疼她。

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波伏娃承认男女之间的“友爱关系”,在《第二性》中,强调这种“友爱关系”是“更高一级的胜利”,是“要由人来建立的自由的领域”,这似乎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态场景。

作为一个关注男女两性关系主题的女性作家,我了解到的现状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似乎是在各自独立的幌子下,越来越疏离,越来越隔膜。这自然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关,和逐利的时代特质有关,和女性脱离男权有关。但不管如何,在男性和女性因最原始的“性”而产生和构建的最自然最普通最广泛的关系中,仅仅有“性”这种动物性或者说自然性是不够的,这种关系只有有了情与爱的参与,才会变得浪漫美好。

我相信这一点,我让我小说中的人物杨冬阳相信这一点,并用一生的时间精力来检验这一点。

小说中,千珍离婚后,不想二次进入婚姻生活,用频繁更换男友来抵抗情感世界的空虚;“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既然人活着的意义本就难以探究,索性就不再执着于任何事情,糊里糊涂结婚,糊里糊涂分居,完全是被生活的洪流推着走。这两个女性的情感生活一个在婚内,一个在婚外,但均苍白、冷漠、易变、浑浊,在当下社会,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杨冬阳是个例外。她相信爱情的美好和纯粹,她相信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能修复破裂的爱情,她相信即使是最冷酷的时间也不能夺去爱情的光华。

很可惜,杨冬阳失败了。

那么,既然我相信,我又让杨冬阳相信,我为什么还是写下了失败之言?

就像现实中,我的好友终于为自己买了一套公寓,但这套公寓并没有成为她的灵魂栖息地,而是成了她用于维持生计的古筝工作室,我另一个好友每周坚持跳禅舞也只是暂时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而我混迹其中的那个“单身仙女”群热闹了一阵便再无下文一样,小说也不能违背某些规律而存在——譬如,小说需要现实的滋养,小说需要冷静的观照,而非热闹的浅尝辄止的参与等等。

实际上,这是人本身的局限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人的“相信”,也许只是一种“相信”,但设若没有这些“相信”,人的生命该是多么空落,多么荒凉。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小说需要现实的滋养,而是现实需要小说的滋养。

这些年,读小说、编辑小说是我的工作,写小说、寫诗歌占据了我的业余时间。这么一个除了文学再无所好的人,生活得忙忙碌碌,而又心性自由,确是小说的馈赠。

回到《并蒂》上来,杨冬阳的失踪或者死亡可以算是理想主义的一种失败,迷茫的随波逐流的“我”在袒露自己心迹后收获了丈夫的理解,可算是重压下的现实终给人以喘息,这么设计,大约是我这个以虚构为业的人对艰难时世还怀有“相信”,我相信,这光不在这里,便有可能在那里。

(责任编辑:宋小词)

分类:梅驿小辑 作者:梅驿 期刊:《芳草》2022年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