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3期 > 〖传闻轶事〗寻匪记

〖传闻轶事〗寻匪记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7 10:43:55

祸从天降

从哈尔滨往呼兰去,过了松花江不远,有个屯子叫于金店。

于金店有一个大地主,姓葛。葛老爷只有一个儿子,大伙儿都管他叫葛大少。葛大少在哈尔滨念书,学过俄语,学成之后他本想留在哈尔滨干一番事业,葛老爷却把他叫回了家。葛大少心里烦闷,想干点啥解解闷,就迷上了滑冰。

离葛家不到五里地,就是松花江,正好是大冬天,葛大少便天天去这天然的大溜冰场滑冰。这天,风大雪大,气温有零下四十多度,葛大少嫌冷,就没出去滑冰。

这一天,就出事儿了。

清朝末年,俄国人在东北修了一条中东铁路,铁路沿线都架上了电话线。这天可能是太冷了,电话线被冻脆了,风刮雪打之下就断了。断的这一截,恰好在于金店大屯子西边这一段上,于是就有两个俄国兵背着枪,来修电话线。

两个俄国兵一人扯着电话线的一头,往电线杆子上爬。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们向上爬之前,摘掉了背着的大枪,脱掉了羊皮大袄,扔在一旁,轻手利脚地向上爬去。

这时,有两个胡子从这儿经过。胡子是东北方言,就是土匪。两个胡子见着地上的枪,顿时两眼放光,偷偷摸过去,抱起大枪就跑。声音惊动了电线杆子上的士兵,两个士兵低头一看,吓坏了,电话线也顾不上修了,急忙沿着电线杆子往下滑。

其中一个士兵下来得快,下来后就在后边追。一个胡子回过头,端起枪,“砰”的一枪打在了士兵胸口上。等另一个士兵赶过来一看,伙伴已经断气了。他不敢追了,躲在一根电线杆子后边,叽里咕噜地喊叫起来。

那天,一起过来检查电话线的还有七八个俄国兵。听到枪响和求救声,他们急忙跑过来。见此情景,两个士兵跑回去报信,其余的就去追逃跑的胡子。

那两个胡子也缺德,见俄国兵追他们,怕暴露老窝,没敢直接往回跑,而是跑进了于金店大屯子,从大屯子中间穿过去,又从屯子后边折回来,绕着小道跑了。

俄国兵跟着进了屯子,没有找到胡子,认定胡子就躲在屯子里。很快,援军到了,一个俄军上尉带来了五十多个俄国兵,还用马车拉来四门大炮。上尉听完汇报,气坏了,命令手下摆好大炮,准备向屯子里开炮,要屠掉整个屯子。

炮口逃生

这又是枪响又是拉大炮的,葛大少哪能不知道呢?他急忙对家里的长工们吩咐了几句,冲出院门,对着上尉用俄语喊:“革必旦,不要开炮!革必旦,不要开炮!”

俄军上尉见葛大少和长工们赤手空拳,身上没有武器,也就没怎么防范。葛大少冲到大炮前,忽然回头一挥手,站在大炮底下的长工马上架起了人梯,把葛大少和另外三个长工都塞进了大炮筒子里。

这下子,俄国人傻眼了。大炮筒子里塞了人,炮弹打不出去,就会在炮筒子里直接爆炸,炮筒子就会炸膛,整门大炮就废了。这还咋开炮啊?

几个俄国兵冲过来,要把葛大少他们从大炮筒子里揪出去,葛大少急忙又用俄语冲上尉喊道:“抢走你们枪、杀了你们人的,不是我们,是过路的胡子,不信,我可以領你去看他们的脚印。”

看脚印?下了半天大雪,刮着大风,还能留下脚印?俄军上尉让葛大少给整笑了,戏谑地说:“好,你带我去找。”

上尉心想,等葛大少找不着脚印,出够了洋相,再把他杀了,然后再放大炮,屠屯子。

可没想到这脚印,还真就让葛大少给找着了。

葛大少让几个长工拿着扫帚,在屯子后面的大道上清扫起来。上面的浮雪扫光了,那两个胡子的脚印就露了出来。两个胡子的脚印,没有直接印在泥土路上,而是印在了大雪上。脚踩下的地方,雪都被踩实了,清扫的时候,旁边没被踩过的雪都被扫下去了,而被踩实了的雪则滞留在泥土路上面,还保持着鞋印的形状。大雪上的脚印,正好是两行。这么冷的天,屯子里的人都躲在家里猫冬呢,谁会出来呀?那两行脚印,肯定是那两个胡子的,错不了。

看完那两行脚印,俄军上尉再看葛大少,眼神可就不一样了,他带着一点钦佩,说:“放过你们了。”说完,他领着士兵拉着大炮就要往回走,葛大少却一把拦住了他,说:“你就这么空手回去,连一枪都没放,你们长官能放过你?”

上尉一听这话,也犯了愁。这时,葛大少凑在他的耳旁,嘀嘀咕咕地说了起来。上尉的脸色渐渐由阴转晴,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赞:“哈拉少,哈拉少!”

长工们都看呆了,这俄国人难道是给大少爷忽悠傻了?

俄国人拉着大炮走了,刚走出不大一会儿,不远处,就传来了“轰隆轰隆”的大炮声。屯子里的人们一看,只见那大炮正对着松花江中心的棉帽子岛,猛烈地轰炸呢。三轮炮弹轰下来,那个像棉帽子一样的小岛就被轰平了,小岛上的砖瓦泥土,被炸得满江面上都是。

这些俄国兵炸了棉帽子岛,是为了有战绩,回去好交差吧?不用说,这一定是葛大少刚才给挑唆的。这也太损了吧?棉帽子岛上还住着人呢。一个外号叫徐老怪的孤老头子,就住在棉帽子岛上唯一的一栋房子里。徐老怪平日以打鱼为生,性格很古怪,从不许别人靠近棉帽子岛。只要一有人靠近,他就挥舞着一把剁猪骨头的大砍刀,又喊又骂。即使这样,葛大少也不能借俄国人的手,把徐老怪给炸死吧?

智除匪患

屯子里的人们虽然心里嘀咕,但也知道是葛大少保住了大伙儿的命。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葛家大院门前就挤满了人。有赶羊的,有拴猪的,条件不好的也拎着一棵大白菜。东西多少都是心意,人家葛大少冒死钻大炮筒子,救了全屯子,这就是天大的恩。

不大一会儿,葛家大门打开了,一个长工探出半个脑袋,说:“都回去吧。老爷和大少爷领着家里头的人,昨儿个半夜就都跑了。”

都跑了?大伙儿感到奇怪,就问为啥。那个长工从门缝中挤出来,关上了大门,说:“反正人都跑了,我就告诉你们吧。”

长工就讲了起来。

葛大少天天一个人去滑冰,每天都从三拐子湾一直滑到棉帽子岛。这些天,他发现,棉帽子岛上的人忽然多了起来,足足得有十几个。他是咋发现的呢?原来呀,棉帽子岛上有个茅厕,建在岛边的斜坡上,虽然有木板挡着,看不见里边的人,但便溺出来的东西,直接就落进了下面的江里。冬天,那些便溺出來的东西都冻在岛边上,不往前流。可这几天,那些东西竟然一直向前流,都流到了江面上。很明显,没有十几个人,不可能那么快就拉出那么多东西来。

葛大少滑冰的终点,离那个茅厕不远。刚看见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奇怪,可是有一天,他忽然看见棉帽子岛上一个人背着一把大枪,在房子门口一闪,就不见了。

这里是大江上边,无猎可打,所以岛上的不会是猎人。能背着枪上这儿来,还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人的,也就只有胡子了。

胡子上这儿来干啥呀?

葛大少细细一想,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这方圆几十里,只有葛家是大户,最有钱。胡子出来,不是为了“追秧子”就是“砸古丁”。这都是黑话,追秧子是绑票,砸古丁是入室抢劫。追秧子不大可能,葛大少天天出来滑冰,也没见哪个胡子过来绑他,那就只能是砸古丁了。胡子真要是来砸古丁,全家上下男女老少不全等着送命吗?

葛大少首先想到的就是报案。可警察都胆小得要命,压根不敢剿匪。一抬眼,葛大少看见了铁路边的电话线杆子,忽然有了鬼主意。他找来一根长长的竿子,对着电话线一下一下地拍打起来,终于把电话线给拍断了。

葛大少原本想,等修电话的俄国兵来了,给他们拿一袋子大洋钱,请他们去干胡子。没想到,还没等他去找俄国兵,那两个胡子就把一个俄国兵给毙了。俄军上尉领着人拉着大炮来了,葛大少眼珠子一转,又有了鬼点子,不但借着俄国人的手把胡子给炸死了,还把他们的老窝棉帽子岛也给炸飞了。

原来是这样啊!大伙儿这才恍然大悟,那个徐老怪并不是什么良民,而是个胡子,还是个看门护院的。他不让别人接近棉帽子岛,不是因为性格古怪,而是怕有人发现他们的秘密。

这时,有人问了,胡子都让俄国人放炮给炸死了,葛老爷和葛大少为啥还要跑?

长工一撇嘴,说:“这十几个胡子虽然死了,可别的胡子也都死光了吗?要是来报复,可咋整呢?”

大伙儿一想,可也是啊,这些个胡子,东山头上大当家的和西山头上二当家的是拜把子,南山头上三当家的和北山头上四当家的是连桥子,互相之间你来我往,狼狈为奸。

“唉!”大伙儿不约而同一声长叹。这个乱世啊,葛大少原先想要去哈尔滨干一番事业,葛老爷不允许,却没想到,一家人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

(发稿编辑:吕佳)

分类:传闻轶事 作者:他他 期刊:《故事会》2020年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