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4年11期 > 〖经典传递〗本期主题:大臣们的智慧

〖经典传递〗本期主题:大臣们的智慧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18 14:01:13

今天说的故事,主人公都是中国古代机敏善辩的大臣。他们擅长用冷静的头脑去对付不怀好意的挑衅,用灵活的思维去回答刁钻古怪的问题。他们懂得随机应变的处世哲学,面对各种处境都能应付自如,如鱼得水。

打玉桶

金銮殿里,有开国皇帝留下的一对玉桶,称得上是国宝。

一天,几个刁蛮大臣指着一只玉桶,对内阁首辅解缙说:“都说你有胆量,你敢不敢打掉这只玉桶?”

解缙一笑,说:“打掉一只玉桶有什么关系?”说罢,“哐啷”一声,把一只玉桶打碎了。周围人见了,赶紧去报告皇帝,说:“万岁,不得了啦,解缙想造反,把金銮殿上的玉桶打掉了一只。”

皇帝气得火冒三丈,召见解缙,怒声问道:“你为何打掉一只玉桶?”

解缙立刻跪奏道:“万岁,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只有一统(桶)江山,哪有二统(桶)江山?我这都是为了国家安宁呀!”

皇帝一听,说:“对呀!只有一统江山,哪有二统江山?打得好!”

那几个大臣见皇帝不但没处罚解缙,还说他打得好,只好灰溜溜地退出来。他们纷纷夸奖解缙有胆量,是个奇才,夸完后,又激他说:“解大人,还敢不敢打剩下的玉桶?要是敢打,才算真有胆量。”

解缙说:“这算什么?”只听“哐啷”一声,他把剩下的一只玉桶也打掉了。

那几个大臣见了,又飞跑着去报告皇帝,说:“万岁,解缙把剩下的一只玉桶也打掉了,不是想造反是什么?请万岁赶快拿他治罪。”

皇帝立刻派人把解缙叫来问:“解缙,你刚才说只有一统江山,所以才打了一只桶,那现在你把另一只玉桶也打了,这又是为何?”

解缙奏道:“陛下,打掉玉桶换铁桶,江山就会像铁桶一样万代相传了。”

皇帝嘛,怕的是宝座不稳,解缙的话正说到他心坎上,他立即下令铸一只大铁桶放在金銮殿上。那几个想害解缙的人,又没有得逞。

驳不倒

纪晓岚陪乾隆皇帝到杭州城,路过一家杂货店。

乾隆皇帝见门前高挂一块金字招牌,佯作不知地问:“这是什么?”

他想为难一下纪晓岚—如果直接回答是招牌,那等于认为堂堂天子连招牌都不识,有讥笑皇帝之嫌。

纪晓岚抬头一看,原来那上面写的是“黄杨木梳”。他猜透乾隆的心思,故意说:“这是对联。”

乾隆皇帝乘机反驳:“对联哪有成单之理?”

“陛下还不熟悉此间的风土人情。杭州乃文物之乡,街头巷尾,到处暗藏着各种巧对,有上句必有下句,全靠留神观察,心领神会。”

“那它的下联在哪里?”

他们又走过几家店门,纪晓岚笑着指了指前面一块招牌说:“陛下请看,这就是下联。”原来他指的是“白莲藕粉”四个字,和“黄杨木梳”合在一起,对仗工整,浑然天成。

乾隆皇帝明知道纪晓岚在信口开河,但说得煞有介事,他不驳倒纪晓岚,总是心有不甘。这时,两人又走近一家裱画铺,乾隆皇帝一看心中大乐,他对纪晓岚说:“现在你说,这‘精裱唐宋元明历代名人书画,也可算上联么?”

纪晓岚连连点头称是:“不错不错,它的下联就在刚才走过的那家药店内,这里尚能看到。”

乾隆皇帝回头一看,顿时语塞:啊哟,竟这样巧,那里恰好写着—“采办川广云贵各省地道药材”!

巧应对

这天,礼部尚书纪晓岚陪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漫步来到天王殿,只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好似看着他们憨笑。乾隆觉得有趣,就指着弥勒佛问道:“纪学士,此佛为何见朕微笑?”

纪晓岚答:“此乃佛见佛笑。”

乾隆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解释道:“圣上乃文殊菩萨转世,当今之活佛,今朝又来佛殿礼佛,故曰佛见佛笑。”

乾隆听罢,暗暗赞许,转身想走,忽然又问道:“那佛也看卿笑,又是为何?”

纪晓岚一怔,这话问得厉害,灵机一动,随即答道:“圣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乾隆听罢“哈哈”大笑。

砖换银

乾隆年间,黄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怎奈国库空虚,无力赈灾。刘墉为这事发愁,他想了几天有了办法:中堂和,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在满朝文武中堪称首富,如果让他拿出些银两该有多好!可是,此人爱财如命,必须略施巧计才能治他!

第二天,刘墉上朝向皇上奏本,要辞职回乡。和听了这话,心想:现在闹水灾,你想撒手不管?哼,没那么便宜!想到此,向刘墉拱手问道:“刘大人,这一行路途遥远,应多派官兵护送。”

刘墉说:“何以见得?”

和哈哈大笑:“刘大人为官数十载,宦囊一定非常富足,而今到处匪患为害,理应多加小心。”

刘墉微微一笑,答道:“小臣的确有些积蓄,有劳和大人关照。”

和自以为得计,乾隆也都听在心里。次日,和前来送行,见刘墉府前有四十八头骡子,驮了重重的口袋,心想:平素你骂我搜刮民脂,今天我倒要揭揭你的底。想到这,命军兵看住这些财产,自己快步来到金銮殿,把刚才看见的情景,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乾隆听罢,传旨叫刘墉上殿问话。

刘墉赶紧上殿。乾隆一挥手,卫士们一拥而上要把刘墉捆起来。刘墉故作惊讶地说道:“我主万岁,这是何意?”

乾隆道:“你贪赃枉法,犯了欺君之罪,快快从实招来。”

刘墉听了这话笑着说道:“这个呀,不瞒万岁,小臣近些年在府外做了些买卖,略获小利,若说贪赃枉法,那真是冤枉!”

乾隆听罢,传旨派人出朝查访,把刘墉暂且放回。

和听说刘墉上朝被绑,直奔那些骡驮子走去,到了近前,他得意洋洋地解开绳子一看,傻眼了,为啥?竟是些砖头瓦块!他又把别的驮子打开一看,哪里有什么金银财宝!

和正在发呆的时候,刘墉走了过来,大声道:“好你和,趁我上朝之时,把我的东西给换了!”

和心里明白过来,知道自己中了计,他被刘墉拉扯着上了金銮殿,刘墉道:“我主万岁,和大人趁我上朝之时,把我那些银两拿去,换了些砖头瓦块。”

和听到这儿,禁不住大声嚷道:“万岁,驮子里确实是砖头瓦块,小臣只是看看,并未……”

刘墉笑道:“万岁您想,我家别的没有,砖头瓦块多的是。我长途运它有何用?万岁如不相信,到和府翻一翻,一切就会明白。”

和一听,吓得直冒冷汗,他心想:刘墉啊,刘墉!我府里那么多的金银财宝被翻出来,那就犯有贪赃枉法之罪,脑袋就得搬家。如数还吧,那可不是个小数,真是割心拉肝呀!没办法,还是脑袋要紧,只好认账了。

两个人的官司打清了,乾隆对刘墉说:“爱卿,回去准备上路吧!”

刘墉说:“现在黄河泛滥,赈济灾民是当务之急,小臣不走了!”

乾隆听了非常高兴,但又叹口气,道:“如今国库空虚,赈款从何来?”

刘墉道:“就用和大人赔我的这些银两解一下燃眉之急吧。”过了些天,刘墉就前往黄河两岸放赈去了。

(搜集整理:王荣民陈祖基)

分类:经典传递 期刊:《故事会》2014年11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