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1年13期 > 〖民间故事金库〗坟头纸告状

〖民间故事金库〗坟头纸告状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0 10:50:57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有个叫陆桥的,父母早亡,依靠哥哥生活。哥哥陆明经营着祖上传下来的染坊,供弟弟读书。

当地有个富户叫熊辉,看中了陆家染坊的好市口,想把染坊的地皮买下来开当铺。陆明不干,熊辉就买通县令,诬陷陆明是土匪。陆明屈打成招,被判了秋后问斩,家产充公,染坊自然也成了熊辉的。

陆桥在外地的学堂里读书,听说哥哥身陷囹圄,急忙往家赶。幸亏他还有点银子,才到大牢里见了哥哥一面。哥哥对他说:“我是被冤枉的,你要去告状,为我申冤啊!”

陆桥记住了哥哥的话,可是当地的官员都被熊辉收买了,陆桥就想进京去告状。他从没出过远门,京城路途遥远,走了一个多月,身上的钱花光了,竟还没走出山东,他只好一路乞讨,继续前行。

这天,陆桥走到一条大道上,迎面过来一帮差役。领头的一边敲锣一边喊:“路上行人听着,今日京里的刘大人要从此路过,闲杂人等都给我躲得远远的。谁要是冲撞了刘大人的轿子,丢了我们县太爷的脸,没你们好果子吃。”

百姓听了,纷纷散去。陆桥多问了一句:“请问差官,是哪个刘大人呀?”

差役说:“当然是刘墉刘大人。你一个叫花子,问这干什么,还不快滚!”

陆桥心中暗喜,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呀!他早就听说,刘墉为官清廉,自己与其进京告状,不如就在这里拦轿喊冤。

不过,要告状,必须有状纸,陆桥想向附近人家借笔墨用用,可人家见他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都拒绝了。陆桥满心愁闷,在路上徘徊着,突然,一张纸被风刮到他脸上,他拿起一看,是一张冥纸,就是祭奠死人烧的纸。陆桥心想,这附近一定有坟地,实在没办法,用冥纸写状也行呀!

陆桥寻找了一番,果然发现一片坟地,坟地里灵幡飘动,阴气森森。有些坟头上虽然有冥纸,可不是旧了,就是被雨水冲刷,成了糊糊。找来找去,陆桥终于看到一座新坟,坟头压着一叠崭新的冥纸。

陆桥上前,刚想伸手拿纸,却又停住了。按家乡的习俗,这坟头上的纸大有讲究。坟头纸也叫“福纸”,死去的人有多少子孙后辈,就在坟头上放多少福纸,纸越多,说明坟主的子孙越兴旺。自古以来,坟头纸是没人敢动的,可是,如果不用这坟头纸,又拿什么写状呢?

想来想去,还是告状要紧,陆桥跪在坟前,说:“在下陆桥,有天大的冤情要告状,却没有状纸,实在没办法,只能借用一下你的坟头纸了。”

陆桥在坟前磕了三个头,把冤情诉说了一遍,最后发愿说:“如能冤情昭雪,我一定烧一千捆坟头纸前来祭奠,感谢你的大恩大德。”祷告完毕,陆桥心安了,就把坟头纸取了下来。

有了纸,笔呢?陆桥一狠心,咬破中指,打算写血书来告状。他刚写满一页纸,血迹却已在纸上洇得一片模糊,根本没法看了。是啊,冥纸是用来烧的,制作粗糙,怎么能在上面写字呢?陆桥叹了口气,难道哥哥真的要冤死了吗?

陆桥把自己刚才写的这一页纸扔在地上,却看到垫在底下的第二页纸上有些字,字迹虽不太清晰,但也能辨认。原来,这坟头纸的第一页洇透了,却在第二页上留下了字迹。陆桥眼前一亮,又写了起来。

就這样,陆桥写第一页留第二页,终于写完了状子。他把纸揣在怀里,又向坟头拜了三拜,就向大路上赶去。

此时天色已暗,陆桥刚才写血书流血太多,有些头晕,就背靠着大树睡了过去。睡梦中,他听见锣声响起,睁眼一看,见前方路上十几盏灯笼晃来晃去,灯笼上都写了大大的“刘”字。陆桥一阵惊喜,向前紧走两步,等轿子快到近前了,他大喊一声:“大人,冤枉呀!”

队伍停下了,一个师爷模样的人走过来,问:“拦轿的是何人,可有状子?”

陆桥忙说:“小民陆桥,有冤情禀报!”说着,他把怀里的冥纸拿出来,双手递上。师爷一看,立即大怒:“大胆刁民,竟敢戏耍大人。来人,把他乱棍轰走!”

这时,轿子里传来声音:“外面何事啊?”

轿子里的正是刘墉,他这次回乡,不为别的,只因老父亲刘统勋病逝,刘墉是回乡奔丧的。刘墉知道,父亲的死讯一旦传开,必会有官员借吊拜之事,暗中贿赂讨好,他就只说自己是回家探亲。即使这样,一路上也没少了迎来送往,耽误了好几天,这才不得不连夜赶路。刚才他已在轿子里睡过去了,却被拦轿告状的吵嚷声惊醒了……

师爷回身说:“启禀大人,是一个乞丐在无理取闹。”

刘墉说:“我明明听人家说有冤情,怎么成了无理取闹?把状子拿来我看。”

师爷捏着冥纸,有些为难。

刘墉又说:“既然有状子,为何不呈上来?”

师爷只好把冥纸递进轿子里。刘墉接到“状纸”,也有些惊讶,他为官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用冥纸写状的呢。再看那状子,字迹虽有些模糊,但也能看清个大概。等他看完,就皱起了眉头。

原来,刘墉刚才在轿子里一睡过去,就梦见了父亲,父亲对他说:“这一路上,你见到有拦路喊冤的,不管多着急赶路,都要停下来。”接着,父亲就对刘墉说了冤案的始末。此时,刘墉看到状子,案情跟梦里父亲说的竟然一模一样,他觉得蹊跷,就吩咐手下把陆桥一起带走,等有空了再细问。

刘墉连夜回到老家,这才知道,家里已在几天前发丧了。管家说:“老爷生前吩咐了,他死后只在家停灵三天,三天后不管您赶没赶回来,都要出殡。”

刘墉知道父亲的心思,他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啊!

等处理完了家里的事,刘墉马上来到陆桥的家乡,开案重审陆明的案子。

这个案子也简单,真的假不了,刘墉很快就问出了破绽。他当堂判陆明无罪,染坊归还陆家;熊辉诬陷良人,判死罪,秋后问斩,与他勾结的县令革职查办。

案子处理完,刘墉回到老宅,又料理了几日父亲的丧事。这天,管家前来禀报:“大人,有人抬着食盒,带着一千捆冥纸,要到老爷坟头去祭拜呢!”

刘墉心想:这一定是哪个官员得知了父亲的死讯,要来祭拜。烧几捆纸也没什么,可上千捆冥纸,这不是在贿赂自己吗?

刘墉赶去坟地,见有一个人正在坟前大哭,仔细一看,正是拦轿告状的陆桥。刘墉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陆桥哭着说:“刘大人,我这才知道,此处原来是您父亲的坟呀,先前我多有冒犯,真是罪该万死!”

陆桥跟刘墉说了自己用坟头纸当状纸的经过。刘墉一想,必是陆桥在坟前的诉说,让父亲了解了冤情,这才给自己托梦……

陆桥说:“大人,我当初用了令尊的坟头纸,发愿只要冤情昭雪,就烧千捆纸来祭拜。现在我是来还愿的,并无他意。”

刘墉说:“家父生前为官清廉,你用了他的几张坟头纸,却还他这么多,他占了你便宜,在九泉之下会难受的。如果你真心报答,就只在家父坟前烧三捆纸,算是礼尚往来,你说怎样?”

陆桥只好按刘墉说的,在刘统勋坟前烧了三捆纸,便回身走了。

(发稿编辑:吕佳)

分类:民间故事金库 作者:轮椅 期刊:《故事会》2021年1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