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13期 > 〖中篇故事〗遗产案中案

〖中篇故事〗遗产案中案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9-01 23:38:37

1.一封亲笔信

民国年间,清河县警察局接到报警:有一个唐姓商人在家被害。有多年办案经验的杜警官被派去侦办此案。

唐姓商人一个人住在县城远郊的一所大宅子里,跟周围人少有往来,今早有人路过时,闻到了屋里的恶臭才报的警。杜警官赶到现场后发现,尸体已出现腐烂现象,脖子上能依稀瞧出勒痕,他判断死者是被人勒死的。

大宅后门的门锁都锈了,用力一推就开,凶手就是从这里进来的,宅子里的家具有被翻动的痕迹。死者有个侄女住在附近,杜警官便把她叫来协助调查。

侄女对杜警官说:“五年前,我叔叔得了关节炎,做不了生意了,家里因此没落。这宅子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一对祖传的金蛇手镯。”

唐家祖上养蛇发家,因此打了一对金蛇手镯世代相传。侄女检查放手镯的柜子,发现柜子被翻得乱七八糟,手镯没了。根据经验,杜警官判断这是一起盗窃杀人案。

勘查现场时,杜警官还注意到一件怪事——厨房的灶里堆了很多灰,像是烧过什么东西。他刨出灰来检查,找到几个未烧毁的信封一角。难道凶手曾在这里面烧过信?从灰的量来看,信的数量还不少,唐家为啥有这么多信?杜警官问了死者的侄女,她却不清楚死者和什么人有频繁的书信往来。

凶案发生在三四天前,凶手恐怕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杜警官只得在附近的村镇张贴了悬赏令,悬赏令上简单描述了案情,还附上了金蛇手镯的图像。然而三天过去,未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唐家的案子还没破,附近的村子里却又发生了另一起谋杀案。

一对老夫妇带着他们的女儿从外省而来,租住在一家农舍里,昨晚他们的女儿竟被人杀害了。案发地较近,杜警官放下手头的案子,赶去处理这起案子。

老汉自称叫李七,年过六旬,从山西来。他自述,本月初接到一封书信,让他带女儿过来继承遗产,于是他和妻子带着女儿李香,从山西赶来,三天前才到这里,想不到就出了这样的事!

案发现场,李香横尸大门口,头部撞在门槛上,流了一大摊血,显然是头部受重创而亡。

李七告诉杜警官,昨晚他们夫妻俩进里屋睡觉了,女儿李香还点着灯在外面堂屋里乘凉。他刚睡着不久,突然听到外面女儿的惊叫声,跑出去一看,就见到了女儿惨死的场景。李七还递过来一封被撕成两截的信,说:“当时我女儿手里紧紧攥着这封信,这就是让我们来这里分遗产的信。”

杜警官把信拼接好,看了看,信是一位田姓庄主写给李七的。田庄主在信中说他身体不行了,让李七带着李香过来,他要将三分之一的财产分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李香。

杜警官不解,就问李七:“李香不是你的女儿吗?怎么這田庄主又说是他的女儿?”

李七叹了口气,说:“香儿是我的养女,您把信看完就知道了。”

杜警官读完信才明白,原来田庄主年轻时在山西有个结发妻子,两人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李香。后来,田庄主为了巴结一个有钱人,背叛了结发妻子,和那有钱人的傻女儿成了婚,之后有钱人一家因做生意离开山西,田庄主也跟着离开了。有钱人死后,田庄主就继承了家业。这时他想找回结发妻子,没想到结发妻子积郁成疾,已在几年前去世了,临死前她把女儿托付给了邻居李七夫妇。结发妻子留下遗愿,禁止女儿和她亲生父亲相认,田庄主最终尊重她的遗愿,没再过多纠缠李香。可是临终前,田庄主还是想分给女儿一份遗产,就写了这封信。

李七说:“我们接到信后赶来这里,才知道田庄主已在几天前去世了。案发时,这信就放在堂屋的桌上,一定是有人晚上溜进来想偷走这信,结果被香儿发现了。她拼命去抢夺,不料被那人推倒,头撞到门槛上……那人见闹出人命,慌乱中也不管信了,就跑了。”

杜警官点点头,问李七什么人会来抢信。李七脱口而出:“只有那两个争夺遗产的人。”

杜警官调查后,明白了这话的意思。原来田庄主就住在这个村里,他有多幢气派的大宅子,村子周围一半以上的良田也是他的,遗产可谓丰厚。田庄主是五天前去世的,他在遗书中说,让他的合法继承人平分遗产即可,并将这事交给德高望重的村长来处理。本来事情进行得挺顺利——村长将田庄主的遗产平分,他的现任妻子朱兰和养子田大树各分一半,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李七带着李香来分遗产了。朱兰和田大树都说,从未听田庄主说过还有个亲生女儿。田家的管家却说,田庄主死的前两天的确写过一封信,是管家将信交给邮递员的,管家记得信是寄往山西的。村长认为,李七带的信是否真是田庄主亲笔所写是此事的关键,便决定邀请三位省城的笔迹鉴定专家来做鉴定。然而就在当晚,发生了李香被害事件。

显然,这起案件中,朱兰和田大树的嫌疑最大——在笔迹鉴定前毁了这封信,就不用分给李香遗产了,于是杜警官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调查。

2.两名继承人

朱兰很年轻,颇有几分姿色。田庄主在五十岁时才认识她,那时他的傻妻子刚因病去世。朱兰看起来一副贤惠模样,但有村民反映,朱兰过去是个戏子,擅长逢场作戏,她嫁给田庄主后,还和别的男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杜警官进一步调查,果然发现朱兰与一名男子关系密切。这名男子是朱兰的师兄,以前和她一起在戏班唱戏。

杜警官问朱兰,李香被害那晚她在哪里。朱兰回答,那晚她请了估价师给家里的字画估价,她和管家在一旁作陪。杜警官调查后发现朱兰的话不假。那估价师的底细不知道,但管家为人正直,他的话还是可信的。

朱兰本人没有作案时间,那么她是否会利用帮凶呢?杜警官立刻想到了朱兰的师兄。案发那晚,她的师兄正在台上演出,台下那么多观众都看到了。不过,演出需要化妆,脸谱一画,就分不清台上的人到底是谁了。如果朱兰的师兄找一个替身扮演自己,不就能“分身”了吗?

杜警官找到朱兰的师兄询问,他却说:“那晚我在台上连翻了十八个跟头,这绝技十里八乡只有我一个人会。”杜警官调查后,证实他的话属实。

朱兰这边没有线索,杜警官转而去调查田大树。

田庄主和他的傻妻子一直没有孩子,于是收养了一个男孩,就是田大树。田大树是孤儿,在这世上没什么亲戚,但他爱结交朋友。田大树对杜警官说,养父死后,他一直不开心,那晚他找了三个朋友来喝酒。他喝得很猛,没一会儿就醉倒了,朋友们把他扶到卧室里睡觉,然后在外屋继续喝,喝到深夜才罢休。三个朋友临走,看到田大树还在卧室里呼呼大睡。

杜警官却认为这些证据不足以排除田大树的嫌疑,他完全可以佯装喝醉,然后偷偷从卧室的窗户溜出去,没人知道他是不是一直在卧室里。

在杜警官调查的这段时间,村长请的三位笔迹鉴定专家也来了。他们鉴定后一致认为,那封信是田庄主亲笔所写,这样一来,李香就有资格分遗产了。但如今李香已死,李七夫妇只是她的养父母,他们是否有资格代她分得遗产,这还得找专业人士咨询。村长和杜警官便安抚李七夫妇,让他们耐心等待。

此时,杜警官认为嫌疑最大的是田大树,但要证实这个猜想,还需要更多证据。这天,杜警官打听到,从田大树家到李七租住的那所房子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这条路上会留下线索吗?

当晚,杜警官就顺着那条路走去,走到一半,被一条恶狗挡住了去路。原来,路边的农舍里养着一条凶恶的断腿狗,见有人来,立刻狂吠不止。农舍的主人被吵醒后,止住了狗叫。主人告诉杜警官,以前有人趁他不在家要害这狗,给它喂了肉,趁它吃肉时,把它的腿打断了。狗受了这样的伤害,除了对主人不叫,对谁都瞎叫,就算是喂肉也不管用。

杜警官灵光一闪,觉得这是一条重要线索。如果案发那晚田大树从家里出发去犯案,必然经过这里,狗一定会对他叫唤。想到此,杜警官忙问农舍主人,案发那晚是否听到了狗叫。不料主人想都没想就摇头,说:“这条路不是主路,走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村民知道这里有狗,晚上都会尽量避开。这些天夜里都很安静。”

杜警官不甘心,又问主人,附近有没有能绕开这里的路。主人想了想,朝远处一指,说:“那边田埂上有条小路,绕过池塘,就可以过去,那路可不好走啊!”

夜里漆黑,杜警官向主人借了火把,便绕路而去,走了一截,发现果然越走越泥泞。如果田大树不想惊动那狗,就得走这段路,要走这段路,脚上不沾泥是不可能的。杜警官突然想起,李香的被害现场并没有发现泥污。

杜警官停下脚步,禁不住自言自语起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田大树事先准备了一双干净的鞋?换了鞋再去作案,就不会在现场留下泥污了……”

这时,杜警官突然听到轻轻的咳嗽声,难道黑暗中有人在跟着自己?他立刻大声问:“谁?”他一边问,一边将火把向身后照过去,却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影。杜警官不放心,再加上夜里太黑,查案实在不方便,他想明早再来这条路上查看,便先回去了。

3.第三起案件

第二天一早,杜警官刚起床,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传来:昨晚田大树竟自杀了!

杜警官大吃一惊,忙赶到现场,只见田大树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在卧室里,脚边是翻倒的椅子。

杜警官在屋子里找了一圈,找到一双沾满泥泞的鞋,鞋上的泥都已经干了。他立刻想起了昨晚自己的调查,如果这双泥鞋就是田大树去李七住所的证据,那么按时间推算,从李香被害那晚到现在,鞋子上沾的泥也应该干了。如此就有理由认为,田大树是杀害李香的重大嫌疑人,难道他是畏罪自杀?

杜警官检查门窗后却发现了疑点——后窗的窗台有攀爬痕迹,窗栓也有被捅开的痕迹,这些痕迹都很新,说明昨晚有人从这窗户进来过。

杜警官询问邻居,邻居说夜里十二点多起来上厕所,看见田大树家的烟囱冒着烟,屋里却没点灯。当时他有些好奇,但也没太在意,就回去睡觉了。

验尸官从尸体状况推测,田大树的死亡时间是夜里九点到十一点。夜里十二点多,田大树已经死了,屋里的烟囱怎么还在冒烟呢?

这时,田大树的一个好朋友向杜警官反映了一个情况。他说:“昨天,村里黄三家的两匹公马打架,把马圈打塌了,正好把在马圈里偷情的黄三和村里的荡妇大辫子压在里面。当时黄三的媳妇跑来捉奸,闹得不可开交,村里好多人都去看热闹,我和大树也去了。看完热闹,回家路上,大树突然对我说,他搞明白了李香案的一个重要情况,还说想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你杜警官。可惜那时天色已晚,我劝他第二天再去找你,没想到夜里他就……”

杜警官一聽,立刻想道:田大树如果有重要情况想告诉自己,为什么还要自杀呢?这显然说不通。结合窗台上的痕迹和邻居的证词,田大树应该是死于他杀。如果这样,那双泥鞋就是凶手嫁祸。

那双泥鞋又是什么时候放进田大树屋里的呢?杜警官推测:如果凶手是案发当晚把鞋放在那里的,那么半夜烟囱冒烟就好解释了。凶手极可能是杀了田大树后,再拿着他的鞋去沾泥。泥是新鲜的,为了让人信服,凶手就把鞋子放在灶台上烤干,所以邻居会在夜里十二点多看到田大树家的烟囱在冒烟。

想通了这些,杜警官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凶手放泥鞋,显然是要嫁祸田大树,可凶手是怎么知道要放泥鞋的?昨晚查案时,自己被人跟踪,那人显然目睹了自己查案的过程,知道泥鞋对田大树定罪的重要性。因此,昨晚凶手一定是先跟踪自己查案,而后才到田大树家杀人。

凶手杀田大树的目的,除了栽赃,显然跟田大树悟出了案件的重要情况有关。那么,田大树到底悟出了什么重要情况呢?杜警官问田大树的那个朋友,他却摇头说不知道。

杜警官想了想,决定先去了解昨天的情况。他来到黄三家,黄三被他媳妇关在柴房里反省,头上、身上全是傷。杜警官询问了半天,黄三说的都是他和大辫子的爱情故事。杜警官很无奈,他实在想不出,田大树是如何从这狗血的偷情故事里悟出重要情况的。

难道这里的关键词就是“偷情”?跟案情联系起来,杜警官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朱兰或许和她的师兄偷了情,可这又和案件有怎样的关系呢?

杜警官重新着手调查朱兰。田大树的死亡时间是昨晚九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朱兰在哪里?

面对询问,朱兰说,几位估价师已经完成了工作,昨晚她做东,请他们吃饭。饭局结束时已经十点半了,之后她又跟管家聊了半小时。管家和多位估价师证实,朱兰的话不假。

那么朱兰的师兄呢?昨晚他还是在唱戏。杜警官估算了一下时间,如果在演出结束后,朱兰的师兄立刻赶到田大树家杀人,还是来得及的。可是,按之前的推理,这个凶手得先跟踪自己才行,否则他怎会知道要在田大树家放一双泥鞋?而自己查案时,朱兰的师兄正在台上唱戏,还表演了连翻十八个跟头的绝技。由此可以肯定,台上确实是他本人在演出。

4.两匹马争风

一番调查,案情又回到了原点,杜警官觉得心烦意乱,夜里也睡不踏实。他索性坐起来,拿起了床边的书。杜警官爱好读书,常读《包公案》,床边正好摆着这本书。他一连读了五六个案子,发现包公破案,都是从蛛丝马迹出发,在细节上发现了疑点。那么,自己正在侦破的案子,有没有什么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呢?

杜警官想起案子中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田大树到底悟到了什么。他把自己和黄三的对话又回想了一遍,依然没有头绪。

第二天一早,杜警官赶到黄三家,细问当天发生的事。黄三这两天住在柴房里,夜里着了凉,咳嗽不止。他病恹恹地说:“没什么好说的了,该说的我都说过了。”杜警官坚持让他再说一遍,并让他注意细节,越详细越好。

黄三就讲起了自己是如何和大辫子好上的,如何约她在马棚里偷情,两匹公马如何打架,马棚又如何被打塌……杜警官突然打断他,问两匹公马为什么打架,这是他之前从未问过的细节。

黄三说:“为了一匹母马!”

原来,黄三的马棚里曾养过一对马,公马叫“大骨架”,母马叫“小妞”,两匹马从小就圈养在一起,感情很好。去年,县邮局的征马官来征马,看中了身材健硕的大骨架,想把它征走,但给的价钱低了些。黄三一开始不同意,后来听说这些马都是配给跑外省的邮递员的,这些邮递员风餐露宿,很辛苦,需要配备好马。黄三动了恻隐之心,就低价让他们征了马。大骨架被征走后,小妞就显得孤单寂寞了,黄三不久就给它另配了一匹公马。新来的公马很快与小妞成了一对。那天不知为何,被征走了一年多的大骨架突然跑回了家,它还记得小妞,于是大骨架就和新来的公马打了一架。这一架打得天翻地覆,马棚都被搞塌了,也让黄三和大辫子的奸情暴露了。

“等会儿!”杜警官再次打断了黄三,他觉得这中间有问题:为什么大骨架会跑回来?

黄三说:“这个我也不明白。村里人都知道大骨架是分配给邮递员小关的,因为小关负责我们这一片,常来这里。小关一直对大骨架很好,为什么大骨架会跑回来,这挺奇怪。”

杜警官想看看大骨架,黄三说:“这几天家里因我这事闹得不可开交,没人去管马了,现在也不知道大骨架去了哪里。”

杜警官突然想到一件事,就问:“小关负责你们这一片,那么,田庄主的信也由他送出?”

“对!”黄三又说,“小关和田庄主私交也不错,所以田庄主有什么重要的信,一般都由他送。”

杜警官若有所思,又问:“最近你见过小关吗?”

黄三说:“没有,十来天没见了。”

杜警官猛地站起来,立刻去找管家,核实了一件事:田庄主寄往山西的信果然是交给小关的!

杜警官赶到邮局,询问小关的情况。邮局的主管告诉他:“小关去西北送信了,去了十来天了,这一路非常远,路经山西,最远到陕西,估计他现在已经送完了信,正在返回的路上。”

杜警官又问:“你们怎么跟他联系?”

主管说:“送信途中是联系不上的,除非他主动打电报回来。”

杜警官问:“这么说,如果他在途中出现意外,你们也不知道了?”

主管警觉起来,问:“警察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杜警官说:“小关的马独自跑了回来,他会不会在途中出了什么意外?”

主管闻听,大吃一惊。

此时,杜警官终于明白田大树那天悟到了什么——田大树看到大骨架后,猜测小关中途遭遇不测,这样,田庄主的那封信就有可能被他人截走,那么,带着信过来继承遗产的李七夫妇就有问题!

杜警官突然又想到一件事,立刻带着几个手下赶到第一起案子的案发地:唐姓商人的大宅子。

杜警官给每人发了一把铁锹,让他们在院子里挖地三尺。手下问他要挖什么,杜警官说:“先挖吧,我也不确定能不能在这里挖到。”

大家忙到半夜,终于有了发现——院子里竟埋着一具男尸,经判断,也是被人勒死的,与唐姓商人的死系同一作案手法。

尸体已经腐烂,验尸官判断死亡时间超过十天。尸体没穿衣服,身上也没有佩戴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因此暂时还不能确定他是谁。杜警官要求测量死者的身高,估算体重,并与小关进行比对,没想到竟吻合了。那么,这个人是小关吗?

第一起案子中,凶手曾在灶里烧过大量的信,谁会有这么多信呢?杜警官知道大骨架的事后,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答案:邮递员。由此他才想到,小关会不会就是在这里被害的?凶手处理尸体时烧了信。如果是这样,在这个空宅子里就地掩埋尸体,对凶手来说,倒是个掩藏踪迹的好办法。于是,杜警官带着人马过来挖掘,没想到还真的挖到了尸体。

只是尸体已腐烂,连小关家人也辨别不清,因此还不能确认死者是不是小关。

5.百转寻真相

回到村里,杜警官立刻派人暗中监视李七夫妇,防止他们逃走。

这天,杜警官不动声色地告诉李七夫妇:“案子查清楚了,你们女儿是田大树杀的。那天他来偷信,被你们女儿发现,两人争夺时他把你们女儿推倒致死,有泥鞋为证。我查案时,他偷偷跟踪我,后来知道躲不过去了,才畏罪自杀。”

杜警官说话时偷偷观察李七夫妇的神情,他们显得很镇定。就在这时,村里人来叫李七夫妇,说:“村长请的律师到了,让你们去一下,要确定遗产分配的事了。”

李七夫妇去了村长那里。趁此机会,杜警官和手下赶紧进了他们的屋子搜查。杜警官要找的,是金蛇手镯。

杜警官是这样推断的:如果李七夫妇是第一起案子的凶手,那么他们在这起案件中共杀了两个人:唐姓商人和邮递员小关。从小关处他们得到了田庄主的信,贪婪使他们带着信来冒领遗产。现在只要在李七夫妇这里找到金蛇手镯,推理就能成立了!

可是,杜警官他们在屋里找了个遍,也没找到金蛇手镯。

不久,李七夫妇带着一股怨气回来了。原来律师认为:田庄主的遗产不能分给他们,理由是,李香只是他们的养女,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李七明显压着火,抱拳对杜警官说:“既然案子已破,老汉我就告辞了。”

杜警官点头,说:“早点回去,也是好事。”

当天,李七夫妇就离开村子,朝山西而去。李香前两天已经下葬,他们无须再为此事操心。

杜警官派人一路跟踪他们,李七夫妇似乎敏锐地注意到了跟踪的人。天擦黑时,夫妇俩找到一处客栈投店。入夜,他们竟在客栈里吵了起来。跟踪他们的人看到,烛光下,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对骂着,巨大的影子投在窗上。

谁也没注意,就在这时,一个黑影溜出了客栈后门。他全身上下穿着漆黑的夜行服,脸裹得严严实实。黑影过街穿巷,一路飞奔,不久来到一片白菜地。他蹲了下来,开始挖地,挖了半米深的洞,挖出一个铁盒子。

就在这时,火把突然亮起,几个人跳出来按住黑影,蒙面的黑布很快被扯下,黑影竟是李七!而抓他的人,自然是杜警官和手下。

杜警官打開铁盒子一看,盒里装的,正是一对金蛇手镯!

杜警官他们押着李七,赶回客栈。“李七夫妇”竟然还在房间里吵架,一人一句,女声尖锐,男声高亢,窗上的投影也分明是两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杜警官一挥手,手下踢开门,看到李七的妻子拿着真人大小的布偶,正在屋里自己和自己吵架。她一会儿女声,一会儿男声,吵得热火朝天!

原来,杜警官没在李七夫妇家里找到金蛇手镯,就知道他们一定把手镯藏起来了,现在他们要离开此地,一定会把手镯取走。所以杜警官派人跟踪——明里一拨人,暗里还有一拨人。李七夫妇察觉有人跟踪,就想玩一个诡计,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手镯取出来。

李七的妻子会模仿别人的声音,惟妙惟肖。她一人模仿两人吵架,伪造李七仍在客栈的假象,李七趁机悄悄潜出去取手镯,不料还是被杜警官识破了。

面对有力的证据,李七夫妇终于承认,他们就是这一系列连环杀人案的真凶。

原来,李七的真实身份是江洋大盗,外号“钻天猴”,他和妻子“毒鹦鹉”是一对盗贼夫妻。有一天,他们偶遇唐姓商人,发现他一个人住着大宅子,于是他们在白天公然进屋行窃。唐姓商人发现后大声呼叫,他们就用绳子勒死了他。这一幕刚巧被前来送信的邮递员小关在窗外看到。

小关解了缰绳,准备上马逃跑,钻天猴追了上去,用绳子勒住小关的脖子,把他也勒死了。钻天猴把小关的尸体拖进屋里时,小关的坐骑大骨架逃脱了,钻天猴见追不上,只得放任不管。

钻天猴夫妇从小关的邮包里看到了田庄主写的那封信。看完信,两人发现:没人认识这个遗产继承人,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啊!于是,他们把小关的尸体埋在院子里,把他的衣服、邮包,还有包里的其他信件全烧了。因为如果让人知道小关遭遇不测,他们的计划就会暴露,所以一定要让小关的尸体无法被人辨认出来。

钻天猴夫妇认识一个叫小翠的妓女,他们把小翠找来,许诺高额报酬,让她扮演李香,他们自己则扮演李七夫妇。三个人在县城里躲了几天,才假装是从山西赶来的,去找村长。村长提出做笔迹鉴定的那晚,小翠无意间在钻天猴那里看到了金蛇手镯。小翠看到过杜警官贴出的悬赏告示,知道金蛇手镯涉及一起命案。她不愿与杀人犯合作,就想告辞而去。钻天猴怕她泄露秘密,不让她走,两人拉扯时,小翠倒地,头部撞到门槛而亡。

钻天猴贪心不足,还想要遗产,于是把那封信撕成两半,然后报警说有人要抢信,害死了女儿,借此让自己摆脱嫌疑。金蛇手镯放在身边太危险,钻天猴就找了一片白菜地把手镯埋了起来。

因案子没破,钻天猴迟迟领不到遗产,不由得着急起来。这天,他在村里看到一匹马,那马很有特点——骨架特别大,他认出这是邮递员小关的马,如果让别人看到,自己也许会暴露。

钻天猴想弄走那马,不料那马先他一步跑进了村里一户人家的马棚,还和另一匹公马打了起来。黄三和大辫子的事因此暴露,村民都跑过来看热闹。

看热闹的人群散了后,钻天猴在路旁的树林里,看到田大树和他的朋友路过。田大树对朋友说,自己悟出了案件的重大情况,打算第二天就去向杜警官报告。

当晚,钻天猴偷偷从家里出发去杀田大树,就在半路上,他看到了正在查案的杜警官。钻天猴偷偷跟着杜警官,走上了那条泥泞的小路,从杜警官的自言自语中,他知道了泥鞋的事。于是,他想到了用泥鞋嫁祸田大树,再伪装成畏罪自杀的假象。钻天猴立刻赶到田大树家,撬窗进入后,先用绳子把熟睡中的田大树勒死,然后把绳子绑在屋梁上,把田大树的尸体挂上去。之后,他拿了田大树的一双鞋,去池塘附近沾了泥,又偷偷回来烤干,随后逃离了现场……

案情终于真相大白,钻天猴夫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发稿编辑:吕佳)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姚国庆 期刊:《故事会》2020年1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